曹操墓地在哪儿
曹操墓地是安阳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曹操墓地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安阳高陵由墓道、墓门、封门墙、甬道、前后主室和四个侧室组成,是一座多墓室的大型砖室墓,墓平面呈甲字形,墓葬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券墓,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墓室墓圹平面呈前宽后窄的梯形,东面最宽处宽22米,西面较窄处宽19.5米,东西长18米,墓圹面积接近400平方米。2010年6月11日,安阳高陵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2013年3月5日,安阳高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陵的文物价值安阳高陵的发现与发掘,为汉魏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准确的年代标尺,为研究汉魏帝王陵寝制度、丧葬文化乃至汉魏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证实了薄葬制度的真实存在,揭示了西晋时期所产生的文物特征是对曹魏的继承;证明了曹操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一个十分节俭、体恤老百姓疾苦、非常现实的统治者。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与传统认识完全不同的曹操,还原了历史上那个真实的曹操,彻底纠正了历史上对曹操形象的歪曲和学术界对他的传统认识,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一个更加丰满、有血有肉的真实曹操。
曹操墓在哪里?
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2009年12月27日,经中国考古学界一致确认,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为曹操。2010年6月11日,安阳曹操高陵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扩展资料曹操墓出土的文物据了解,墓虽然多次被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的随葬品,出土了器物200多件,包括金、银、铜、铁、玉、石、古、漆、陶、云母等多种质地。器内主要有铜带钩、铁甲、铁剑、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石龟、石壁、石枕、刻名石牌等等。最重要的随葬物品极为珍贵一共有8件,“魏武王常所用”石牌,分别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短矛”等铭文。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依据。在墓室清理当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三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专家认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是曹操的遗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墓
曹操墓高陵博物馆开馆时间
开馆时间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西高穴村的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将于4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场馆介绍作为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宣传教育等为一体的遗址类专题博物馆,高陵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分为遗址展示和室内展示两个区域。遗址展示区域面积18000余平方米,立体地展示了高陵陵园内的曹操墓本体、神道、陵前建筑基址、围壕、垣墙、陪葬墓等。室内展示部分面积约8000平方米,展线长约600米,展览内容包括“高陵重现”和“超世之杰”两部分。第一部分“高陵重现”,讲述了高陵的发掘源起和科学发掘的故事,展示了高陵出土的,能证实墓主人身份的重点文物。第二部分“超世之杰”,以汉末风云为引言,讲述了墓主人曹操在政治、军事以及文学等方面的历史贡献和影响。展览共展出高陵出土文物500余件套,其中有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等石牌及石璧、十二陶鼎等文物,同时,也展出了体现曹操薄葬思想的随葬陶器、铜器、铁器等。基本陈列《往事越千年——曹操高陵历史文化展》共展出高陵出土文物500余件(套),其中有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等石牌,以及石璧、十二陶鼎等文物,同时,还将展出体现曹操薄葬思想的随葬陶器、铜器、铁器等。
曹操墓高陵博物馆开馆时间
曹操墓高陵博物馆已于2023年4月29日开馆,时间拟定8:30至17:30,随季节变化将进行适当调整。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西高穴村,突出三国时期黑红为贵的主色调,外观借鉴汉代建筑深出檐的特点,创造出雄浑大气的建筑形象。2023年4月27日,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4月29日,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对外开放,现场完整准确背诵曹操诗歌者可免票。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建安文学的推动者。安阳曹操高陵是曹操的陵寝,2009年12月得到考古确认,2010年入选“中国2009年度考古十大发现”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六大考古发现”。安阳曹操高陵的发现与发掘,为汉魏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准确的年代标尺,为研究汉魏帝王陵寝制度和汉魏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曹操墓高陵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建筑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建筑体量对高陵环境风貌的影响;建筑以三国时期黑红为贵的主色调,外观借鉴汉代建筑深出檐的特点,创造出雄浑大气的建筑形象。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建于遗址之上的钢结构保护棚横向跨度120米,纵向跨度140米,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巨型桁架钢结构平移技术,做到了与文物本体的“零”接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20年该项目荣获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